求助:时空门怎么上交?

第37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脸红心跳】地址:http://po1847.com

父女俩都不认识中间的那个字,又去问其他的村民,可惜其他村民学得还不如莉娜呢,全村人居然都不认识那个字。

直到天色已经渐暗,到了傍晚4月的天气还是有些凉的,村民们裹紧了衣服回到村里,脸上也有些疲惫的楚清白天跟着开荒队到处跑,其实累得够呛,但现在他们白天要开荒,晚上还要继续扫盲两小时,楚清实在是没办法休息,吃过晚饭后就开始上课了。

不过今天整个村里最优秀的学生莉娜却凑了过来,她用铅笔在本子上写了一个字:“楚村长,这个字念什么呢?”

楚清一看,只见她给村民们统一发的作业本上用铅笔一笔一划地写着一个汉字“储”。

“这个字念储,储存的储。”

莉娜点了点头:“曦储粮?”

楚清:“什么?”

于是莉娜将下午他们看到的那三个大圆筒建筑跟楚清说了一下,表示村民们都很好奇那是什么东西。

楚清恍然大悟,村民们现在识字速度相对还是比较慢的,很多人连拼音都没学明白,只是凭借死记硬背记住了一些汉字。储字她确实是没有教过他们,简单课本上也没有记录这个字。

“曦储粮是曦国储备粮管理集团的简称,你们看到的应该是粮仓,因为曦储粮的任务就是给国家提供储备粮的,这次给大家发的粮食也都是曦储粮运过来的。”

楚清给大家解释了一通,然而村民们听到的仅仅是前面的一句话——“你们看到的应该是粮仓。”

大家惊呆了。

莉娜回想起那又高又大又宽的圆筒:“那真的是粮仓吗?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粮仓?”这得装多少斤粮啊!

不怪莉娜这么惊讶,他们所看到的那个粮仓的确是按照最大规格建造的,其实正常来说新区的常用陆地面积也就相当于国内一个市,人口又少得可怜,可以建造一些稍小一点的粮仓一同使用。但新区这边人口又比较分散,一旦真的出了什么事需要国家大批量援助粮食了,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从基地这里往外运粮食也非常不便利。

因此经过商议,大家决定粮仓还是分散来建,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所以基地这边的粮仓才会建几个比较大的,占地比较小,也更好管理一些,方便两界运粮。

村民们看到的粮仓正是直径为32米,高度为15米的立筒仓,这样一个粮仓可以放置1500吨小麦,要知道村民们家家户户的存粮一年到头能够超过300斤的话那已经是非常富裕的人家了,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居然会有这样大的粮仓。

“居然有那么大的粮仓,不知道我种一辈子地能不能装满那个粮仓……”某村民喃喃道。

于是第二天再去规整土地的时候,村民们都眼神热切地看着那巨大的粮仓——虽然注定一辈子都无法拥有这样的粮仓,但看看也是好的。

一想到这粮仓里装满粮食,那可真是粮山啊!

不过也就是看看了,毕竟大家在这边收拾好之后要再去另一边规整其他的土地,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国家就已经帮忙开好了新五亩的荒地——村民们以前认为的旧五亩地其实只相当于曦国的两亩半地,相差了一半。

这样的开荒速度,让大家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感叹这感叹那,尤其干活的也不止他们村,这一次住在黑龙谷附近的几个村是联合起来了。

等时间来到了4月中旬的时候,黑龙森林旁边的所有能够平整的土地已经全部开荒并规整完毕,边边角角全都算上的话,一共220亩平原地,另外还有50亩山地也被靠山的村庄收拾出来了。

村民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被号召起来,一起按照几个村长规划的排水和灌溉系统修建水渠管道以及配合机器挖井。

楚村长这阵子跑来跑去的瘦了不少,但人还是很有精神的,她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解释为什么灌溉系统要这样修,以及挖了水井之后的便利条件——重要的是,现在从基地里接出来的电缆线已经经过了村里,等管道装好了,再把水井一挖,装上水泵,以后浇地的事情就不用愁了。

“咱们村里一共84个人,除了7个孩子3个老人以外,剩下能动的都要行动起来,灌溉和排水非常重要,现在咱们国家还没有能够发射气象卫星,我们无法给出天气预报,那就要做好遭遇天灾的准备,防涝防旱绝不能疏忽!”

村民们连连点头,现在他们的教室里已经安装上了投影仪,平时楚村长上课之余也会给他们看一些视频,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他们都是看不懂的,只能愣愣地像看神仙画一样观察着屏幕。但天气预报这4个字他们还是明白的,能够提前许多天得知之后的天气,这得是多大的能耐啊!

“楚村长,您放心,我们一定配合!”

说实话,这些天真的非常忙,虽然没有什么重体力活,但光是来回走着就已经很累了,可是一想到这是在为以后的日子拼搏,那咬咬牙也是能坚持的。

更何况干活的主力军甚至也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开着各种机械的工人,人家那才是从早到晚一直在干活,别人都为自己这么努力了,他们要是还偷懒一定会被丰收女神惩戒的!

对了,说起丰收女神,村民们最近也在悄悄地祷告,不过因为之前在罗克帝国严打异教徒,他们并没有丰收女神的神像,这会儿祷告也是跑到能看到大粮仓的地方,对着大粮仓遥遥一拜,就当是在拜丰收女神了。

今年一定要丰收啊……

……

而在一门之隔的曦国,现在也正是春耕时候。

或者说其实靠南方一些的地方早已经春耕完成了,只有在寒冷的东北春耕才会稍晚一些。

方曼家就是整个曦国最北方的乌省人,大学毕业后回家承包了300多亩地,往年是大部分都种大米的,毕竟乌省大米也算是特产了。而剩下的一小部分就不一定了,因为方曼每一年都要申请各种新种子,比较新奇的作物少种一些,种出来以后也算比较好卖。

今年也是一样,方曼很早就去农业局填了申请表,也陆续拿到了一些新种子,都是比较适合他们这边土质的,种出来不说大赚特赚,肯定是不会亏。

但奇怪的是,直到一星期前,农业局突然又通知自己去领一种新种子,说是这种作物在今年以前全球都没人种,她要是能够种出来,国家全部高价收。

农业局的王副局长神秘兮兮地告诉方曼:“现在这种种子啊只有南方一些农业基地的试验田才有种,也是现在这些种子发到了北方,被各个农业试验基地抢走了大部分,留给咱们县农业局的也就是这一亩地的种子,你如果要的话就让你来种,但是要详细记录数据,作为对比。”

方曼眨巴眨巴眼睛:“这种好事怎么会轮到我?”如果这种子真的像王副局长说得这样珍贵,难道不应该全都给实验田种吗?

“怎么就轮不到你了?你可是正经名牌农业大学毕业的,现在干得也算不错,国家现在要试验在各种土地上的产量和情况,种子够的情况下,当然也会考虑个体户种植。”

王副局长指着桌子上的一个塑料盒子:“你就说你种不种吧,不种的话可以让给有需要的人。”

方曼连忙把那盒子抱在手里:“不就一亩地吗,我种。”亏又能亏多少呢,她也很好奇王副局长这样神秘兮兮的样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王副局长这才笑了出来:“我这也是看你这些年干得挺好,在咱们县的个体户里你是最适合的。”

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资料:“来看看啊,这就是这份新种子的资料,这可是一种新的谷类作物,咱们黑土地一定能种。”

方曼接过资料翻开一看:“金粟?”

她扫了一眼这种种子的各项数据,产量是真的不高,但富含各种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各种微量元素中,钙铁锌达到了超高的数值,维生素b1b2的含量高出了小米数倍。

“这……这哪找来的好东西?”方曼惊了。

王副局长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方曼把盒子搂得更紧了:“好,那我就回去研究一下,过几天就用最好的地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