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29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脸红心跳】地址:http://po1847.com

第29章 忘记

大福晋气不过,去找三福晋算账,却被人家轻飘飘几句话给打发了。

三福晋说:“大嫂,做人不能太贪,老太太跟着长房,老太太的体己银子我们可是一文钱没要。这些年老太太手里有多少银子,我们不知道,大嫂还不知道吗?三房不要老太太的银子,怎么也要在其他方面补偿一下吧,不能世袭的爵位给了长房,孝顺的名声给了长房,老太太的银子给了长房,三房赔本赚吆喝吧!”

大福晋被怼得哑口无言,又极孝顺,回家也不敢问老太太,就此生生忍下。

从前有三房撑着,长房从来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如今分了家,才知道什么叫柴米油盐贵。

索尼老爷子世袭的爵位是给了大老爷,可空有爵位没有实职,仅靠那点年俸连吃喝都不够。

分得的田地都是上交租,今年的租子已经交了,三福晋好像忘了这事,大福晋根本不知情,于是一文地租也无。

铺子就更气人了。账上看着有钱,一问才知道不是欠款就是实物,反而还倒欠了几个掌柜和几十个伙计的工钱。

佟佳氏建议关掉那几个赔钱的铺子,比如皮货铺和成衣店,将铺子租出去吃房租,旱涝保收。

可几个店铺的人拖家带口来哭闹,大福晋爱心泛滥,不但没将那几个铺子关了,反而让佟佳氏拿钱把欠掌柜和伙计们的工钱给补上。

于是店铺不但没有收益,每月还要往里搭钱。

“三叔怎么说?”郝如月知道长房是个大包袱,可皇后才薨,国丧刚结束,三房就火上房似的甩掉长房,就不怕皇上怪罪吗。

常泰憨笑:“分家的时候三叔也在场。”

那就是赞同了。

也对,之前皇后健在,长房尚有利用价值,为着三叔的仕途,三房绝不会提出分家。

如今皇后薨逝,她入宫,三叔多半以为皇上会纳了她,即便当不了皇后,至少也能是个宠妃。

结果她只封了女官,还揽了抚养太子这个费力不讨好,且风险极大的差事。三叔并不看好,甚至害怕受到牵连。

这时候三婶提出分家甩包袱,三叔求之不得。

只要分了家,便能隔绝风险。

若她将太子养得很好,长房将来风光了,三房能跟着沾光。若她因此获罪,长房受到牵连,三房也能想办法把自己摘干净。

这一手算盘打得极妙,郝如月都想给索额图拍手叫好了。

“大哥,你让额娘和大嫂她们放心,我在宫里不缺钱花,前几日皇上还从私库里拨了五千两银子给太子。”

郝如月将那一沓银票塞还给常泰:“这个我用不着,你拿回去。”

常泰见妹妹跟着太子有钱花,便也没有坚持。毕竟家里并不宽裕,佟佳氏每天都在为入不敷出发愁。

将这沓银票塞回去,郝如月又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两张递给常泰,常泰打开看去,吓了一跳:“妹妹,这是……”

“这是两千两银票,皇上额外给的,想让我帮忙买一种稀罕的药材。”

说到这里郝如月故意压低声音:“哥哥,这件事要保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皇上知。便是皇上当着外人问起,你也不能说真话,能做到吗?”

常泰看看手里的银票,心说如月进宫之后,家里统共只给过她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再没有多的了,这两千两只能是皇上给的。

既然是皇上派下来的秘密任务,别说是给钱,便是不给他也得想办法孝敬啊:“妹妹,你说吧,让我做什么?”

郝如月神神秘秘凑到他耳边说了一句,常泰睁大眼睛看向她:“那些都不要钱,随便给点吃食就能拿到,这两千两……”

郝如月朝他眨眨眼:“皇上心诚,给你你就拿着,把差事办好就行。”

常泰想分一张给郝如月,郝如月不要:“我跟着太子不缺钱,皇上刚给的五千两还不知道怎么花呢。”

等常泰将银票收好,郝如月想了想又道:“咱家不是分了皮货店吗,哥哥下次换班帮我带点羊毛进来。”

常泰听得云山雾罩,总感觉妹妹自从大病过一场之后变得不一样了,具体哪儿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宫里什么好皮子没有,妹妹要羊毛做什么,那玩意儿又膻又骚,仔细呛着太子。”

羊身上除了羊肉,便只有羊皮可用,羊毛褪下来便扔了。只有路边的乞丐才会捡了那难闻的羊毛,塞进衣裳里冬天御寒用,离老远都能闻见臭味。

这也是郝如月临时想出来的生财之道,不确定是否可行,便没解释:“哥哥去办就好了,别问那么多。”

还是那副娇蛮任性的样子,哪里有什么变化,常泰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等到常泰下次换班回宫,郝如月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芍药拎着一包袱据说洗过,仍旧臭烘烘的羊毛,走在郝如月身后,边走边问:“姑娘,这羊毛是做什么用的?”

郝如月回头:“给太子做冬衣用。”

芍药“啊?”了一声:“羊毛也能做衣裳?”

她真是闻所未闻。羊毛这么臭,便是真能做衣裳,人穿上也要被熏臭了吧。

太子那样小,可别被熏出个好歹来。

回到慈仁宫,郝如月拿出一包同样臭臭的粉末递给芍药:“让人用这包粉末把羊毛泡上,泡……半天吧,之后清洗晒干备用。”

可怜芍药被羊毛熏了一路,此刻又被粉末辣到眼睛,忙应是退下。

这身衣裳是没法要了。

吩咐完芍药,郝如月又问丁香:“宫里哪里有纺车?”

丁香虽然疑惑,但比起清洗羊毛,她明显更想去找纺车,便道:“针工局肯定有,奴婢这就派人寻一台过来。”

有了羊毛,有了纺车,还缺一个纺织女工。索性从乾清宫调拨过来的宫女中有人曾经在针工局当差,很快纺织女工也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