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70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脸红心跳】地址:http://po1847.com

且之前不曾要求的大人,也一本正经跑来叶峥跟前说。

瞧着这些往常端着正经人架子一板一眼的翰林们为了一口吃食各种或耍赖或倚老卖老的样子,叶峥深觉人不可貌相。

但翰林院到底还要混下去,这些人里头有正四品的掌院学士,从五品的侍读和侍讲学士,一个个都是叶峥开罪不起的人,总要给几分面子。

回家和云清云爹商量过,干脆定下每三日给学堂送一回钵钵鸡,若有要吃的,就来叶峥这里把名报上,等第三天中午云爹盘了数量送来。

这样既不会让家里人太辛苦,也不会抢了小食堂的生意,让那承包食堂的赚不得银子。

叶峥算了笔账,如此一月可进账近五两银子,比他俸禄也不差多少了。

如此送了十天半月,倒有了点当初给游云寺送吃食的感觉,那时候叶峥还是一介布衣,靠着游云寺的名头避过了不少地痞流氓的暗算,然而他现在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才不过几年,由此可见人生的际遇奇妙。

想到游云寺,不免又想起曾经结识的那位水恒兄长,正是同他几句话,叶峥才不得不去考了举人,接着就是贡生进士,一路平步青云。

现在细细想来,那位兄长对他是有恩情的,只是天高地远,若不特意去寻,兴许也没什么相见的缘分了吧。

这么着,时间来到了炎炎八月。

京城地理位置原因,城里就像个巨大的火炉,白天像在火上烤,夜里如同笼上蒸。

那衣服才换上没多久身上就湿的黏黏的难受。

云罗氏每日早起都把那酸梅汤熬一大锅子放着,供一天里饮用消暑。

但酸梅汤喝多了老跑厕所,在家多上几回无所谓,叶峥在翰林院是供职的,总不好一趟趟往厕所跑,只好控制饮水量。

京城本地百姓生活多年,早已习惯如此,叶峥他们是从溪山村来的,溪山村多山多水多绿荫,从不曾热得这个样,颇有些吃不消。

别说家里大人了,连小孩都受不了。

安儿和然儿身上都被热起了痱子,那小手挠得身上一道道红痕,叶峥简直心疼,夜里宁愿不睡觉,拿着蒲扇给两个儿子扇凉风赶蚊子。

夜里睡不好白天就没精神,一整天蔫蔫地有时还打瞌睡。

不过这时节谁也说不了谁,都一样德行,彼此对视一眼就晓得,昨晚热得睡不着。

叶峥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不行,不能白热着,得用冰。

古代的夏天没有空调冷气,说起降温首选,自然是非冰块莫属。

但大启朝并没有发展出制冰之法,皇室或者富户用的冰都是冬日天冷的时候采集窖藏,存储到夏日最炎热的时候拿出来使用。

大启的徭役中,民夫除了修建城墙开挖沟渠河道以外,还有一项繁重的工作就是采冰。

每年冬日最冷的时候,湖面结了几米厚的冰,民夫们选取湖心水质最干净的位置,将厚厚的冰开凿取出,运至宫廷或者各地府衙的冰室内存储,一般冰室都挖在地底五米以下的深度,比普通人家的地窖深多了,冰室的墙体和门都是加厚过的,冬天开采出来的冰放入冰室内储藏,一直到夏天都不会化。

经过一个夏天,冰被使用完了,马上又迎来了深秋迎来了冬天,就再采集一批冰放进去供下一年夏天使用。

如此,可保证每年夏天都有冰可用。

比起一般冰窖,皇室的冰窖甚至可以开挖到地底十米,存冰量也大多了,毕竟要供一个皇宫的主子使用。

此外,大户人家若有需求,也可以自建冰窖,采冬日雪水或用大缸大桶等容器盛水冻成冰,放入冰室内备用。

但总的来说,冰很容易化掉,在夏天是极为稀罕的东西,连皇宫中也只有各位主子在最热的那个月能分到一些冰的份例,例如冰一些茶水,冰镇一些水果食用,其他就不用想了,更不可能用大量的冰来直接给屋子降温。

而叶峥想做的,就是制造点冰,想办法给屋子降降温,至少给安儿然儿弄一块凉凉的地方,看到两位小朋友身上的红痕和痱子,叶爹爹没本事就罢了,脑子里现成有办法,制冰又不是很难,为啥不办。

正好第二日轮到休沐,叶峥趁着早上还没那么热,换上轻便衣服,和云清说了一声出门去了。

叶峥会的那种制冰法需要一种叫硝石的东西。

他不清楚在大启硝石叫什么,也许叫硝石,也可能叫别的,但他知道硝石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点,应该是药材铺。

叶峥走进一间药材铺,刚开店,掌柜的正在挂药牌,见到叶峥进来,便问他需要点什么。

叶峥试探着问掌柜:“你们这里可有硝石?”

掌柜果然不知叶峥在说什么,问他:“请问郎君硝石是何物,我这里是药材铺,硝石也是一种药材么?”

叶峥确定硝石是一种药材,因为本草纲目里记载过。

点点头换了个问法:“我不确定它的名字,也有可能叫火硝、焰硝、芒硝之类的,乃是一种白色或灰色晶体——也可能是粉末。”

掌柜算是听懂了:“客人,您要的是芒硝吧?早说芒硝鄙人就知道了。”

叶峥一喜:“对对对,芒硝,请问可有芒硝?”

掌柜点头:“有是有,能否让老夫看一眼药方?”

叶峥摆摆手:“没有药方,我要这芒硝有其他用处,不是治病用的。”

原来如此,掌柜也没有多问。

若是有客人来买□□或者断肠草等强毒性药材,按了官府规定,是要问明用途登记一笔的,芒硝不在此列,并不用。

“客人需要几两芒硝?”

一般药材都是按两算,老掌柜习惯性问。

几两?

几两恐怕不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