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26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脸红心跳】地址:http://po1847.com

所以,被文武百官所看好的文章,当真不一定能入得了陛下的眼。

如果那位顾明宇的文章提道让皇帝不要轻易下决定,估计皇帝就要轻易的把他排在前十开外了。

何似飞倒不是觉得文武百官不够聪明,看不出陛下的心思。

只是因为他们想问题的出发点跟何似飞不同——先帝留下的肱骨之臣所看重的国之将来,怎么才能让大厉朝千秋万代。

比如唐大学士潜心研究算科、工学,力求造出更大的船只,出海探索,还要改良水车灌溉的效率,让农田产粮率更大;

曹大学士力求整顿奢靡腐败的现状,让朝廷的政策能真正落实下去,让百姓们日子更加富足;

孔大学士看似那边都不掺和,但他却是出了名的‘万金油’,是朝廷内连接文官与武官的纽带,就连兵部尚书乔淞远,见了他也得赔笑。

但成鸣帝的心思显然不在于此。

嬴政十三岁即位,十五岁攻韩国十三城,十七岁连取魏国二十城,十八岁已经能击退五国联军……三十八岁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同样的少年帝王,如今的大厉可比当年秦国国力要强盛数倍,成鸣帝想要做出点令后人叹服大事,其实很正常。

何似飞估计,成鸣帝应该也隐晦的跟内阁大臣们提过自己的想法,但如今三位大臣都是‘保守派’,追求‘稳中求胜’,对开疆扩土、扬我国威的事情着实不大感兴趣。

不止如此,‘保守派’并非保守这几年,他们的根基着实深重。

当年余明函还没想着开疆扩土,他只是主张要‘变法’,结果就惨遭孤立、栽赃、贬谪。

这种事情,孰对孰错,只能等到千百年后,由后人定夺。

余明函是因为被排挤在核心政治圈外四十多年,又费尽心血,耗费三十年编撰《通志》,博古通今之余,才能跳出世事看问题;何似飞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又是末世的穿越者,才能有如此思维模式。

但这种思维模式就很好么?

其实也未必。

余明函不也是在起复后,还是适应不了朝堂的风格,再次请辞了么?

有些时候,当一个‘迷糊’的当局者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迷迷糊糊的从众、随大流,便不会感到痛苦、迷茫、彷徨。

将一切都看清楚后,反而更不知该如何做选择。

世事哪有什么笔直的黑白分明的界限,更别说还是关乎国之未来的事情,有时候很可能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像滚雪球一样成了压垮朝廷的重大危机。

去年年末,何似飞临走前,余明函对他说:“我能教的都教给你了,似飞。以前我总想要你完成我的理想,改变这暮气沉沉的朝堂风气,但那是因为我当年的皇帝是英宗,他自己心里有一杆秤,他是一位英明的皇帝。换成先帝呢?他从来只听德高望重之人的意见,在他面前我甚至都不敢提变法的事情。至于成鸣帝,我曾教过他四年,他很激进,很有想法,也有谋略,但他有时候会让我害怕。似飞,你也是有野心的人,但你会用努力去支撑自己的野心,你会去反省自身、批判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情。成鸣帝呢?我不知道。唉,这几年我再没同他接触过,再多的事情我便不能说,以免干扰你的判断。似飞,为师相信你,就像你之前所写的那样‘坚守本心,静待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时。”

何似飞晃了晃脑袋,将脑海内纷杂的思绪暂时摒除。

即便那是他即将面临的事情,但第一步棋成鸣帝已经落下,何似飞暂时就安心当他这颗棋子——也不算白当,成鸣帝把他当棋子,他就得收点好处。

成鸣帝不是把他捧得高高的,让文武百官都开始忌惮他,生怕他成为下一个变法的余明函么?

那么他就站在高处,先把自己的人生大事解决。

——下聘乔家。

你想要利用我,我就把时局搅得更加混乱,且看到时,谁还能看得清棋子的最终位置。

游街的最后一站是芍药园。

这名字听起来不像是什么正经地方,但其实里面非常正经,就连花农都是男子,并非什么青楼酒肆。

众人策马进入芍药园后,全程追赶进士的百姓们便不得其门而入。

此刻,策马簪花游街就到了尾声。

——自金銮殿离开,一甲进士穿过午门,同其他进士一起抵达长安门。张榜后又骑上高头大马,从长安街一路穿行,直抵内城较为偏僻的芍药园。一路风光无限。

何似飞下马后,打眼一扫,周围进士们一个个面颊通红,怀里除了原先就挂着的大红花外,还有数不清的香囊手帕。

真是风光到大家都很激动了。

在这种时刻,最好联络感情。因为每个人都倾诉欲都很强,说不定促膝长谈一夜,大家就成了关系最要好的同窗至交。

何似飞穿着状元服,除了头上簪着的海棠花枝外,什么香囊都没带,在小厮的带领下坐在上位,随后又是按照排名落座。

不过,在小厮们出去端茶倒水的时间里,诸位新科进士已经各自结伴,一一前来拜会前十的进士们。

往常身边从来不缺阿谀奉承之辈的顾明宇此刻倒是被冷落了不少。

花如锦殿试的排名依旧在九十出头,不高不低,虽说后面还有朝考,但进士中厉害的太多,他留在京城当官大抵是没有希望,但留在这儿继续学习,好像也还成。

反正他在京城有亲戚,暂时不愁住宿的偌大开销。

故此,他暂时也没了拉帮结派的心思,在何似飞这边人少之后,过来同他闲聊。

何似飞一直惦记着花如锦此前说的小报,他觉得写那个小报的人定然在朝堂官职不低,看破了一些事情,却又无力改变现状,便只好在小报上抒发自己的见解。

至于最后这个抒发见解后,目的到底是什么,还有待商榷。

往好了想,是警醒当世读书人;往坏了想,是煽动情绪……

但无论如何,何似飞想看看这位现任的官员对朝堂事件的点评。

花如锦低声给他说了到底该在哪儿买小报后,叮嘱道:“这种事情,雇佣一些经尝出没在那儿的孩童买就成了,别让自家小厮过去。上回见你对这个感兴趣,我又找我族叔收集了一些他此前发行过的小报……怎么说,有些言论在我看来挺害怕的,咱们现在还都是小喽啰,别给自己身上招惹麻烦。”

何似飞颔首:“知道了。”